大人小孩瘋著色,危險在哪裡? ──《學前教育》2015年10月號特別企畫
根據近期東方線上消費者調研集團結合國內最大的OpView雲端社群口碑平台,從2015年6~8月涵蓋新聞網站、部落格、社群網站及討論區中600則著色主題留言統計報告﹙注﹚中可發現,網友們多認為近期爆紅的著色活動具有以下功能:
.著色本提供有輪廓的創作空間,降低創作門檻卻又保有創作自由。 .著色本可解決打電玩或追劇活動長期對眼睛造成的負面影響。 .著色本可讓身心暫時離開壓力源。 .完成著色上傳至社群網站,可滿足分享、互動與展現自我的欲望。
雖然網友們一面倒地推薦著色書,但從眼科醫師與藝術治療專家的角度來看,仍有許多待商榷之處,需要停下來想一想。
危險一:孩子著色過多,可能限制創意
專精於視覺藝術與藝術治療的陸雅青教授指出,當孩子看見大人著色本畫不停﹙與習慣滑手機行為類似﹚,為了投大人所好,自然也會吵著想畫大人的著色本,但並不合適。在藝術治療上,會提供合適的兒童著色本給有特殊需求的孩子﹙如﹕ADHD、亞斯伯格症﹚,以改善專注力或強化運動小肌肉的誘因,但從藝術教育的概念來看,不建議一般孩子畫過多著色畫,因為可能讓思考與行為受限,變得不易跳出框線、缺少創意。
危險二:著色節奏太急促,易增加視覺壓力
有豐富藝術治療臨床經驗的陸雅青教授表示,藝術活動是一種「很個人」的心理歷程活動。著色時,畫者必須不斷地做選擇,比如:決定從哪裡開始畫、何時結束、思考自己的配色原則或選擇忽略細節圖案,直接大塊面的上色;著色時,重複的筆觸會帶來節奏,筆觸也正是身體動作的延伸,所以著色可幫助身心找到當下的節奏。不過,若與拿著大筆揮灑線條時的節奏相比,當著色畫的空間過小,節奏會變得急而短促,會需要更多的專注、手眼協調與控制,一旦眼睛承受過大的壓力,身心就不見得能放鬆。
危險三:易導致視力問題、誘發頭痛
迷上著色後,媽媽一定常覺得眼睛容易酸澀、疲勞,頭痛的機率也變高了。陳柏良醫師指出,那是因為眼部的睫狀肌長時間處於收縮狀態,當要看遠處時無法放鬆所造成的;其實不論大人或小孩,只要用眼的活動符合1.近距離2.長時間3.字體或圖樣過小4.光線不足,以上任一檢核點,就容易造成視力不良……詳全文

本文出自《學前教育數位雜誌》
2015年10月號【封面故事】別再錯愛 孩子才能幸福 這個月,我們邀請爸媽和孩子一起來思考「什麼才是幸福?」,並希望將正確的兒童權利觀念帶入教養中,讓爸媽理解唯有適當的教養才能讓孩子享有兒童人權、享有幸福;此外,也要教導孩子「權利」和「責任」是相對的,必須拋開「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」的錯誤行徑,讓孩子能自愛愛人,自尊尊人。當孩子能擁有幸福童年,才有能力畫出自己的未來藍圖,也才有辦法成為一個傳遞幸福的人。
|
No comments have been made. Use this form to start the conversation :)